- 相關推薦
清明的散文隨筆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散文吧?散文是抒發作文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散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的散文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的散文隨筆1
清明的清晨,依然有些涼氣襲人。
荒郊沒有人煙,也沒有烏鴉,只有一排落光了葉子的老樹,可憐巴巴地伸著手、在空中抓,抓不住云,也抓不住風。
回去看她,是大姐和二姐商定的,老實說我是不情愿的。
大姐已是嫁出去的女兒,按當地習俗有未成家的兒女在,她是不該去的,怕是對孩子不好,所以就由爺爺帶著二姐和我去的。
她的坆在村子的東頭,傍著一座廢棄的土磚窯,沾滿煤灰的.磚頭七零八落的散布在干枯的草叢里。遠遠地看過很多次,只是從來都沒有走近。就是這個女人、忍受著十月懷胎的煎熬把我帶到這個世上的,也是這個女人、狠心的離去讓我的童年這么悲慘,想想其實是沒有童年的,懂事時就已經不再單純,就有點復雜了,
低矮的墳頭很是凄清,沒有墓碑,也沒有松柏,只是些零星的雜草,支支直立在春寒的朔風里。我在坆的南面找出一小片雜草稀疏的空地,擺出三個饅頭,一塊刀頭面和一雙筷子,點著紙錢,藍色的火焰寂然的吞噬著它,這些花花綠綠,無聲無息地慢慢變黑、擴散、破碎、飄飛、、、夾帶著理不清的思緒、在墳前飛,在心頭飛、、
我一直賭氣不去看她,不去想她,事實上也沒法去想,不知道她長什么樣,多高多胖,什么聲音,愛穿什么衣服,她走的那么干凈利索,什么都沒有留下,一張照片都沒有。只是直到現在我還是想不通,她怎么就這么狠心,當她決定走時,有沒有想過我?我怎么辦?她剛滿十一個月大的還在吃奶的兒子怎么辦?有沒有不放心?有沒有想過會給他的以后成長帶來多大的陰影?會不會活的很累、很委屈?就這樣走了,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不要的走了,走的這么決絕,撇的真清、一干二凈、、、、、
“花吧、花吧、、”二姐陰著臉,用燒黑的樹枝,挑開沒有燒完的紙錢。
“麗媽、他倆來看你啦,都好好的,老大現在有自己的公司了,老二剛買了房,也快結婚了,老小也考上大學了!都好好的!你也別掛念啦、、、、”
空氣一點一點在凝結,我使勁吸才吸進去,吸進去卻又吐不出來,一團一團全壓在心口,化成一塊巨大的石頭。
二十二年啦!二十二年的陰陽兩隔,她的兒子都沒有去看過她!是天底下最狠心、最無情的兒子吧、、、
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抱怨、還是懺悔,就在她的墳頭結結實實地磕了三個頭、、、、
《我與地壇》反復讀了很多遍,每一遍、甚至每一個字,都那么揪心,史鐵生勸誡男孩不要和自己的母親耍倔強,是!一個兒子和自己的母親能有什么仇氣呢?!更何況還是離世的母親,所有的賭氣、倔強、怨恨,似乎全都融化在這三個頭里。
“小時候不懂事,現在長大了,還不去看她嗎?”
是!長大了,長大了就要看開很多事,就要包容很多事,就不能像小孩子一樣自顧自地耍性子了、、、 喜歡
清明的散文隨筆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俗話說:“谷雨難得雨,清明難得清(晴)!蔽覀冞@里的民俗一般是不在清明節這天掃墓的,因為清明節這天陰天居多。民俗認為陰天上墳,燒化的冥幣是假的,在那個世界的親人是得不到的。所以,我們兄妹習慣在清明節的前一兩天給父母掃墓。
其實,清明節掃墓不過是紀念的一種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父母的恩情化作心中永久的懷念!
在50華里外的一個小村。村西頭有一片老樹林。說老樹林,是因為那片樹林已經栽種好多年了,還是五八年大躍進的時候,村里的老人們栽的,柳樹居多,楊樹很少。我小的時候,樹木雖然不怎么高大,但是卻蔥郁茂密。樹林中的草長得很高,秋雨連綿的時候草地上到處是各種各樣的蘑菇,母親常常領著我采蘑菇。那才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呢!采回來的蘑菇被母親擇干凈,晾曬風干,都收在父親做的紙笸籮中,等到過年時當作最好的菜待客。
因為沒有人好好管理,現在的老樹林,所剩的樹木已經不多,稀疏地散落在荒沙坡上,荒沙坡仿佛一個脫發的老者,滿面滄桑地站在西北風中,瑟縮著。當年栽樹的老人們,很多已經作古,父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母親就長眠在這片老樹林中!
幾株老柳樹圍成一圈,一堆黑黃的泥土高高的聳起,泥土下面,是我無盡的思念!十幾年過去了,思念就像野草的種子,被泥土埋藏得越深,生長得就越茁壯!一年一年,種子越來越多,思念越來越濃!
父母善良、勤勞、樸實、豁達,這些,我陸續在以前的文章中寫過,但是卻總覺得沒有把父母寫好。尤其是父親,在他山一樣厚重的恩情里,我無法抹去對他聰明智慧的敬佩。
我的童年是共和國最困難的日子,也是我家最困難的日子。為了把十個孩子撫養成人,父母熬盡了心血。為了一家人的生活,父親除了節省,還非常注重因陋就簡、廢物利用。
在我四五歲以前,全家人必須靠吃野菜度日。夏秋時節,母親每天天不亮就去地里挖野菜,稍微大一點的哥哥們放學后也要出去挖野菜。每日兩餐野菜餑餑,都是母親一個人擇菜、洗菜、燙焯、攥干、剁碎的,勞動量非常大,因為母親患有乳腺炎,胳膊用力過多就會抻著乳腺發炎,所以,為了減輕母親的勞動強度,父親制作了一種壓菜的裝置:用木板釘了一個有底無蓋的(蓋子是活動的)箱子,底部和四周用燒紅的鐵棍烙出很多小孔,再用一個形似長條板凳狀的架子支著箱子,地下放上接水的盆子,把焯好的野菜洗凈放進去,上面蓋上活動的蓋子,蓋子上面再放上石塊等重物,不用半天時間,菜里的水分就慢慢被壓出來了。這個裝置惹得左鄰右舍的嬸子大娘都羨慕母親,嫁了一個心靈手巧、又知疼知熱的丈夫。
在老家幾十年的歲月里,還有一種特制的器皿,一直被鄰里稱道。那也是父親的發明。
父親雖然是農民,卻博學多才,是個很講究、很會生活的人。在貧窮的日子里,父親也盡最大努力讓一家人有一個整潔的環境居住。哥哥姐姐們讀過的舊書本,父親都保存下來,農閑的時候就拆開來,用米湯糊墻、糊棚,我們住的雖然是土屋,但是經過父親收拾整理,卻很干凈溫暖。等墻上和棚上糊的紙壞了、掉下來了,父親會重新糊好,并把破爛的紙片收集起來,用一口大缸泡上。
那些泡著的廢紙片,經過一兩個月的發酵,變成黏糊糊,然后,再經過父親的巧妙加工,被壓縮成各種各樣的器皿:大小不一的盆、形狀各異的箱子、高矮不同的笸籮,外面再用花紙裱上,不僅美觀,而且實用,不小心掉在地上也不會像泥瓦盆那樣易碎?梢杂脕硎⒎琶酌、曬干的冬菜、針線、旱煙碎葉等各種干爽的東西。有時,鄉鄰們來串門,看見這些小盆小笸籮的好看實用,會愛不釋手,父親就大方地送給他們一兩件,在他們的.贊揚聲中,父親收獲的不僅是發明創造的喜悅,也有幫助別人的快樂。
父母累了一輩子,苦了一輩子!
父親喜歡吃甜食,但是在世的時候從未好好享受過;母親愛吃水果,晚年的時候,雖然有條件吃,卻因為牙齒不好,不能如愿。父母都喜歡喝茶,尤其喜歡滇紅茶;父母也都吸煙,他們在世的時候總是自己栽種一些旱煙,葉子很大,用香蒿捂過,味道就很特別,這大概是他們自己發明的香煙制作法吧?所以,每年清明節祭奠父母,我都要買上些父母喜歡的食品飲品,其中有一樣必不能忘記:甜姜片!記得冬天的夜里,父親有時咳嗽,就嚼上一兩片,他說,能止咳。其實,父親平時也喜歡吃,只是因為沒條件,所以,每次買來一點點,他都留著咳嗽時才吃。有時我們兄妹誰咳嗽了,父親也給我們吃一兩片。那又甜又辣的清爽感覺,我也喜歡。偶爾在夢里,我還會看見父母很高興地吃著我帶給他們的東西——我知道,那只是我的愿望:希望父母真的能收到兒女的心意!
多少年過去了,那個壓干苦菜汁水的笨重裝置早已廢棄,變成一堆燒柴,和那個遠去的苦難歲月一起被燃燒成一種永恒的記憶;而那些盛放著苦澀日子里的親情和快樂的紙器皿,也早已被各種各樣美觀精巧的塑料、陶瓷和玻璃等器皿所代替,但是父親的善良美德和勤勞智慧,卻化作我心中的一座豐碑,愈久彌高,無可替代!
村西頭那片老樹林雖然越來越稀疏,但我心中卻有一片茂密的森林,郁郁蔥蔥——因為有父母的恩情滋養著!
清明的散文隨筆3
一、又逢清明
1995年農歷8月2日對我們家來說是個災難的日子。在那一天我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在四兄妹中排行最小的我從來就是一個特別依賴母親且倍受她寵愛的人,在此之前我從未想過沒有母親的日子該如何度過。那一天對于我來說天真是塌下來了,我被這突來的巨大的悲痛擊倒。若不是家中尚有襁褓中的兒子特別需要我,我真的對人生徹底絕望了。人的生命怎么會如此脆弱?清晨發病的母親,捱不過下午,就永遠離開了她一直精心呵護的兒女們,結束了她年僅50歲的生命歷程,留給了我無休無止的思念和痛!
都說歲月可以醫治心靈的傷痛,然而時至今日,母親離開我已經十二年了,十二年風雨滄桑,人世間發生了多少巨變,可唯一不變的是我對母親錐心的思念;十二年熬過了多少個乍眠還驚的夜,與母親魂夢相依,陰陽殊途的傾述,笑著哭、哭著笑,在半夢半醒間,不知是她依然活著,還是我魂入黃泉?
母親去世后,每年中都有四個日子讓我銘記:清明、農歷八月初二、冬至和除夕。這些都是我們兄妹必去看望母親的日子。不需要刻意去記,每年的這些日子到來前半月夢中早有相會,母親夜夜入夢,從未爽約。于是我帶著滿腔的希望期待著這個日子。終于兄妹們拿著祭品,擁著一束盛開的菊花結伴而來,穿過夢山無數的墳丘,我們熱切的走到了母親的跟前,走到母親的身邊,年復一年,看到的都是一堆黃土和被哥哥用漆描了一次又一次冰冷的'大理石墓碑。
母親曾用她勤勞而樸實的一生給了我們無數的愛,成分很高的她經歷過土改、文革的折磨,又經歷過計劃經濟時代工農混合家庭中特殊的拮據,在她所生存的半個世紀中歷盡了太多的坎坷和艱辛。日子剛剛好起來,我們終于成家立業了,開始有能力孝敬母親時候,她卻悄悄的走了,不給我們一點機會!白佑B而親不在”,這是怎樣的人生遺憾!
昨天是清明節的前夕,我希望把母親的長孫——我的侄兒邀去母親的墳前,他說要上班,拒絕了我的要求。他是孫兒中唯一能記起母親形象,也是母親一手帶到8歲的寶貝。母親走時他正在孩提。我倍覺傷心和氣憤。也許我不該給他更多的責怪,畢竟他幼時的記憶已模糊。
母親雖然去了很久很久,可是她永遠活在我們兄妹的心中。歲月在流逝,終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至死,當我們中最后一個告別塵世時,母親也就真得從這個世界徹底消失了,誰也不會急切的再去看望那堆寂寞的墳!
二、清明的思念
每一與您相聚的日子來臨之前,我都輾轉反側無法入眠,即便是睡了,夢里也全都是您.
每當我行走在大街上,看到與您年齡相仿的婦人,我都要仔細打量幾眼,妄圖從她滄桑的臉上,尋找您溫暖的痕跡;
且不必說回家面對婆婆,我怕喊”媽”,并非我不愿,其實又有誰知道,那聲輕輕的稱呼帶給我的總是夢里醒時淚流不干,怎樣的痛斷肝腸!
大千世界,這么多的人群都健康快樂地活著,為何你去了?媽媽,為何您棄我而去!
任我聲聲呼喚,任我血淚不止,您沒有一絲回音.媽媽,在天堂,您過得好嗎?
清明又到了,又到了看望您的日子。
一束菊花,滿腔思念。
依偎在你的碑前,輕輕撫摸您的名字,仿佛輕撫您的臉,您的笑容,您的溫暖浸潤我全身,這是一種怎樣的快樂與幸福!
拈一把您的黃土,放到鼻前聞一聞,是您的淡淡的體香,是媽媽的味道!
媽媽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是什么順著臉滑了下來,打濕了您的黃土?眼淚,為何聞到媽媽味道的眼又是淚眼婆娑?
去年的菊花已經成了衰草,用手輕輕拔去,不經意間,竟然看到奇跡,那把菊花竟然已經生根!哦,媽媽!那是您挽住我的思念么?以您的方式挽住我們的心?立刻感受到了媽媽久違的氣息在心中彌漫,趕緊趕緊的,用最輕柔的動作將菊花重新植入黃土中,送進媽媽的懷里,把我的全部的思念都植入媽媽的心里,以淚水澆灌,期待她發芽,期待她長大,綻放出美麗的笑臉,如同媽媽。
相聚的時光總是太短,分離的日子總是太長,可是媽媽,您的菊花永遠綻放在山間,在夢里,在媽媽的懷抱里……
清明的散文隨筆4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20xx年的清明節即將到來,我想起了20xx年清明節那天的祭祖。
四月三日早上,天空飄著細雨,爺爺、奶奶,爸爸、二爸非常早就起床了。我看見爸爸和二爸準備了一瓶酒、兩對小紅蠟燭、一束香、兩對花、數樣水果,一切準備就緒后,爺爺就帶著我們一行二十幾個人去祭祖。
來到墳前,三爸把老奶奶墓碑周圍的雜草清理干凈,爸爸和二爸一起拿出果盤,把水果分開擺好,敬獻到墓碑前,然后把小紅蠟燭點燃立在墓碑兩側,再把香點燃插在墓碑的沙座上。這時候,三爸已經把燒紙分好,并把酒倒入了三個酒杯中。爺爺說:“開始”,祭祖儀式就正式開始了,我們所有人都按輩分站在爺爺的身后,神情肅穆且心情悲痛地注視著墓碑。只聽爺爺說了一段很長的話,然后就把三杯酒依次灑在墓碑前。緊接著,我們跟著爺爺三叩首,行完大禮之后,爺爺把手里的燒紙點著,我們其他人也跟著把手里的燒紙點著放上去燃燒,二爸他們把冥幣、壽金、大銀拿到碑前,放在燒紙上燒掉。整個祭祖的過程大約用了四十分鐘。
小雨繼續下著,墓碑兩邊的.松柏枝頭掛滿了水珠,顯得愈發蒼翠。樹下的小草嫩綠、野花爛漫,一片生機勃勃。此情此景,喚起了我腦海深處的回憶,想起老奶奶生前對我的呵護、對我的教誨、給我的歡聲笑語……我的眼睛更濕潤了。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祭祖,在這個儀式當中,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身上有了更多的責任,我也要學習父輩那樣,不忘孝道,把我們優良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清明的散文隨筆5
時值清明,氣候清爽溫暖,草木開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朋友忙于春耕春種;除心懷孝道的人們紛紛祭祖掃墓外,清明時節游春,則成人們生活中的一大活動亮點。
“游春”,又稱“踏青”、“探春”、“尋春”,據考證,在先秦時期就有“游春”的習俗。漢代蔡邕的《游春》、晉代謝萬的《春游賦》、唐代孟郊的《踏春》,都是描繪“游春”的。另外,還有民間三月三的“上巳節”,“春禊”等,而這些活動又與養生時令相符合。
中國古代思想認為,自然萬物的生生滅滅就是氣聚氣散的結果。作為萬物之靈的人也不例外,如《素問·寶命全形論》中說:“人以天地之氣生!薄肚f子·知北游》中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比说纳眢w健康如何,就是由氣交情況決定的。氣交好,就有了健康長壽的基礎;氣交不好,天地上下不通氣,就談不上健康長壽。
中醫學認為,陽氣是人體活動的動力,凡表現為活動、上升、外生、明亮、溫熱、興奮、功能亢進的統屬于陽;靜止、下降、內在、陰暗、寒冷、抑郁、功能衰減的統屬于陰。因為“陽化氣、陰成形”,故又有“陽氣”一說。陽氣不足就是人的生活動力源出了問題,人就會出現少氣懶言、倦怠乏力、頭昏目眩、身寒肢冷、動輒汗出等一系列癥狀,呼吸、脈搏、血壓等現代醫學謂之代表生命指征的指標都會呈下降趨勢。人們若在這種狀態下生存,不要說從事勞動,就是保命之力也會漸漸消失。所以,陽氣對人而言,缺之不可,少之不得。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惫湃瞬粌H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水平很高,還告訴了人們切實可行的.春季養生方法,早睡早起孕育陽氣,緩緩散步運動陽氣,寬松形體生發陽氣。至于“勿殺、勿奪、勿罰”之說,實是提醒人們要時時積累養育陽氣的意思。典籍中還向人們發出了“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钡母嬲],大意為: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便會損傷肝臟,使提供給夏長之氣的條件不足,到夏季就會發生寒性病變。這充分反映在醫療實踐中常見的一些群體。誠為經驗之談,實為古人養陽(氣)的法寶,彌足珍貴。
根據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結合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整體學說,順時養生。正如《黃帝內經·靈樞·本神》中說:“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避邪不至,長生久視!别B生需要去尋找到根,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諸多養生常談中,我們應當尋求回歸大自然,這是尋根正源。養生是永恒的主題,在我們踐行養生過程中,感悟生命的大道,走在這個過程里,就會發現古人的大智慧,就會發現人性的偉大,發現生命的美麗,也會發現生活的情趣。
養生,養陽氣。讓我們從春天開始……
清明的散文隨筆6
濃烈的油菜花充斥著我的氣息,花香并不曾迷離我的心智。麥浪一層搞過一層的春風里,清新從來都不遠離我的心靈。
今天,都有哪些人來過我們的心靈,之后又匆匆離去。我們除了身邊熟悉的,或者與生命體相關連的思念外,時間所有的靈魂,我們是否都該一一寄上哀思?
清明時節正是新茶上市的時節,在淡淡的茶香中,泥土的氣息從哪里品來?青綠的茶水中無論包含多少顆粒微塵,屬于那新泥的味道。如果我們的心麻木了,還能品出那萬千的味道來嗎?
新墳前的繁華總比舊墳的凄涼要更覺得溫馨,可是哀思誰更重?那新墳所牽動的疼痛將超過舊墳多少倍哦!這樣來說,時間就該是一劑化解傷痛的良藥。存在過的,一切都會被時間給沖淡,所謂的存在也就是一種虛無,可虛無不就是實際的`存在嗎?
這樣的節日,對于沒有紙張的焚燒,跪拜的儀式,心靈的哀思在用哪種方式表達?對于每個生活在自我意識中的個體?
清明的散文隨筆7
四年前清明節的頭一天中午,父親在沙發上坐著去世了,就像睡著了一樣安詳,也許是太累了,不想再與病魔斗爭了,就悄然沉默地給自己的一生畫上了句號。
其實,回憶最多的還是小時候,那時父親年輕,長著一頭濃密黑亮的頭發,總是笑容滿面,雖然身材不算偉岸,但在我的眼里父親就像晴天里的太陽——光芒萬丈!我總是盼著父親的探親假,那樣父親可以從西北回到老家,給我講火車上的故事,給我捎回他上班地方的特產吃食,給我買那個年代的時尚。
后來,父親的頭發被歲月梳得稀稀拉拉,再后來父親的頭頂可以照出日月的光華,臉上的皺紋也像家鄉的河深深淺淺不斷漫延,笑容里缺少了許多嵌著童真的'牙。父親退休后舉家回遷到故鄉老家,看書喝茶讀報紙,下棋聊天帶孫子,日子過得差不多算充實,偶有煩心事我就是傾聽者,有理了,我支持,理偏了我開導,我成出氣筒受埋怨了,我就說:“爸,小時候你是我天空中的太陽,現在我是你天空中的星辰,我用你給予我的光閃亮你的目光,你覺得怎樣?”父親癟著腮幫子笑說:“你真中,說鐵你對銅!”
父親平時一般不善言辭,靜的時候多,動的時候少。記得有一年天氣很熱,父親頂著高溫去給我送土豆,說是母親去菜市場批發的,便宜。父親下坡上坡過涵洞蹬三輪車跑五里路來我家送土豆,熱得滿頭大汗,明晃晃的每一顆汗珠子里都映有一輪驕陽,我仿佛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父親也在一天天衰老,就像西下的太陽離山頂越來越近,但余熱猶存,堪比秋天的楓紅陶冶一片天空,給星星月亮都點燃了激情!于是,我問父親:“爸,你說是太陽美還是星星美?”父親說:“還是星星美吧,有星星的夜晚益于思考和思念!”
父親不在了,我愿意做父親天空中的星辰,承載父親的思考與思念。一瓶酒,一盤果,思憶的鄉音一火車,山風陣陣松柏婆娑,我能聽得懂那是怎樣的訴說!
清明的散文隨筆8
今天是清明節,可是全國大多數地方卻都沒有下雨。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清明清明——氣清景明草長鶯飛,萬物復蘇。有潺潺的流水,滿眼的綠意,還有飛鳥與花香,到處都洋溢著春天的氣息。
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墒悄囊惶觳抛屛覀兏杏X到春天真正的來了呢?我想他,不是春節,不是驚蟄,也不是雨水,而是今天—清明。只有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會驚奇的發現:水,真的不涼了;打開窗,空氣里彌漫著泥土的芬芳。
春天,真的很容易讓人思緒萬千?墒,今天的春風又會讓你想起誰……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雖說這個清明節并沒有下雨,但那些已經逝去的愛和生命讓我們的眼睛還有心都是潮濕的。記得在小的時候,我們不懂得什么叫死亡,什么叫消逝。以為父母親朋的愛,還有我們自己都將會永遠的存在下去;長大以后呢,我們又經常忘記了生命是會死亡的,愛是會消逝的這個生命的真相,而是一路在追趕和奔忙在仿佛永遠都看不到盡頭的平淡的生活里。甚至,甚至我們在偶爾痛苦還有疲憊的時候,還會在心里抱怨說:“這活著,有什么意思呢?”
可是今天,就是在清明這一天里,當我們在緬懷和追思那些逝去的生命的時候,才發現死亡這回事,并不是這么簡單……那些曾經的愛是那樣的溫暖,而如今,對它的懷念也竟是如此的刻骨銘心。
興許是父母對我的嚴厲與良好的家庭環境使得我從小就是個乖孩子,不怎么么健談?蓞s總喜歡聽老人們講他們以前的故事,聽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講述著他們以前的種種,F在回頭想想。其實很多東西都很有道理,畢竟他們對生活對生命的理解遠比我們深刻,我們沒有經歷戰爭年代,我們對生命的理解都過于矯情,不如他們真切。
孩提時,爸爸還在外地的單位上班,媽媽一個人在家種地,釀酒,養豬。我總是不日不夜的跟在后面,卻不愿意要她抱,不知道有多少個日日夜夜,在山村的小路上,她推著滿車的滾燙的酒糟。走一段,停下,返回去抱我……又走一段……就這樣一段一段的走完了一個又一個春秋與冬夏……所以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后,無論媽媽做什么抑或她要求我做什么,我都不會有任何的怨言
后來媽媽出去打了半年工,記得那時候我在門口的天井旁玩耍,她騙我說她去姑姑那給我買沙琪瑪……我真的無法描述這以后的半年里的心情,至今媽媽總是不禁提起那件她自以為自己這一輩子做得最大的錯事,總說自己最對不起的人就是我?墒俏矣趾螄L不知最苦的還是她自己……在家的幾年里使得她身體本來就很不好,和表姐她們出去打工的半年:600塊錢一個月,可她卻在第一個月就東拼西湊給家里打了一千多塊錢。我不知道這半年她是怎樣過來的……
再過了半年,我上了幼兒園。那時候我說我不要上幼兒園,我要上大學。呵呵,哎。爺爺奶奶都很寵我,奶奶教我剪紙,記得那時我喜歡吃南瓜,豆腐還有腌菜……我說如果我是男孩就好了,以后要娶好多好多老婆:一個種南瓜;一個磨豆腐;一個做腌菜;一個幫媽媽釀酒;還有一個給奶奶捶背……她就給我剪了一條小船,船上裝了一船的孫媳婦……爺爺是個有六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吃慣了公家飯,所以家里的一切都是奶奶料理,他總是在夕陽的余暉里教我下著象棋……
就這樣,又過了一年,外公送我去上學,記得那時候,還沒有橋,得坐船?墒乾F在想想,兒時真的很調皮,因為不會用右手寫字被老師給罵了,就不愿意去讀書。外公一把我送去;他前門走,我后門就溜。每天都得往返好幾趟來找我的人。還得準時來接我上下學,那時候外公早已年過七旬。我坐在自行車的橫杠上,總是要求他超過前面那一個個年輕力壯的'小伙。
其實每個人當具體地對親人懷念的時候,都是這種小事,想不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
可正是這一件件小事陪伴著我們一路走來,我總習慣說自己的善忘,以前的事似乎都不記得了?墒瞧鋵嵾@些,我都記得,我都曉得……女孩子家嘛,總喜歡把事藏在心里,總是習慣給自己一個又一個的承諾……
現在想想:似乎自己還欠了自己很多,那些曾經的夢想。那些應該實現而卻在現實生活中離我們愈來愈遠的承諾。記得以前想成為一名作家,只為能為外公寫一本傳記。記錄下這個影響我一生的人的生命曲線;立志成為一名畫家,勾畫出每一個我愛的和愛我的人,把時光囚禁在抑揚頓挫之間,希望有一天自己的畫像能像《蒙娜麗莎》一樣;渴望秣馬厲兵,縱橫沙場。從成吉思汗的只識彎弓射大雕到年羹堯的即便不能流芳千古也要遺臭萬年,從拿破侖的橫渡阿爾卑斯山到希特勒的我的奮斗。多少個日日夜夜,為得只是那句“精忠報國”,那份女中豪杰的豪氣;甚至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演員,把那些無法再打撈起的歲月與故事能夠在自己身上重演……
其實我們真的應該感謝有清明這個節日;應該慶幸自己生在這樣一個文明而古老國度。就像除夕夜一樣,記得小時候,父親總是在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燃起鞭炮,在初一的晨光里燃起炊煙,可是現在,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了;清明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當我們壘起一堆堆紙錢,鞭炮在翻新的墳前霹靂啪啦的響起時,也就預示著有一天我們也將成為那一個個無從考究的名字……
清明——不只是告訴我們要去懷念那些逝去的親人,更是為了讓奔波勞碌了一年的我們能停一停,讓我們在懷念親人的同時,也懂得珍惜,珍惜自己,珍惜身邊還健在的人。
清明的散文隨筆9
風熙熙恰值孟春,柳依依又是清明。
今天,我們站在你們面前,追思你們的煌煌業績,緬懷你們的赫赫戰功—不由人兩行熱淚,一縷哀思,十分衷情分作二:半是悲痛半崇敬。
百年三萬日,一別幾十冬?搓P山渺渺,如見昔日喪敵膽;聽松濤陣陣,猶聞當年喊殺聲。碣石山下,一身肝膽生無敵,渤海灘頭,千尋浩氣貫長虹。挺手中之槍,掣腰中之劍,敢冒彈雨陷敵陣;灑胸中之血,拋肩上之頭,為求解放置死生。
終于,硝煙中,紅旗插在冀東大地上,古老燕塞得新生。而你們,忠骨長埋,與白云青松為友,英魄永存,與日月星斗爭明。
今天,我們革命的后代,站在你們面前,莊嚴的把手舉過頭頂。革命先烈,安息吧!我們誓把你們的遺愿繼承,實現民族復興,實現祖國的繁榮!拔覀兓钤谀銈兊腵事業里,你們活在我們的記憶中!
墓前三拜,黯然銷魂,看關山依舊,聽曲換新聲。追薦往者,以為開來,問忠魂毅魄何在?—祖國青山綠水中……
清明的散文隨筆10
又是一年清明時,這兩天朋友圈里好友秀踏青、出游應有盡有。此時的季節已是萬物復蘇,麥田返青、柳樹吐芽、草長鶯飛,景色宜人。面對此情此景,我的思緒不禁飄回了童年時的清明時節。記憶里滿是兒時掃墓、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插柳等民俗活動。
對于清明,許多故事直到如今依然記憶猶新。記得上小學時,每年清明節學校會組織師生去烈士陵園祭掃。一大早,我們學校以年級和班為單位,就會抬著花圈,打著少先隊旗,一路高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的隊歌,列隊從學校出發去烈士陵園掃墓。此時路兩邊的山坡上,桃花和梨花次第開放,山上的松柏青翠碧綠,我們的心情既沉重又歡快,沉重是因為想起烈士為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而捐軀,歡快的是我們走出校園可以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在烈士陵園,我們向烈士墓敬獻花圈,舉行宣誓儀式。每只高舉過頭頂的小手下是挺得筆直的胸膛,每顆小小的心靈滿懷著崇敬的心情,立志要努力學習做紅色接班人。每次祭掃活動都有介紹烈士的先進事跡這個環節,我們會用自己存錢罐里的零錢買來的紙在老師的'指導下做成祭掃的花圈,至今我還記憶猶新。
清明時節,蕩秋千也是礦區的習俗之一,備受大人和小孩的喜愛。我清楚地記得文化廣場的秋千高七米左右,大人們可以站在踏板上蕩,也可以坐著蕩,單人蕩、雙人蕩都可以。那時因為我年齡小,力氣也小,對此我只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大人和大孩子們站在秋千上,腿一曲一直前后擺動,衣服就像飛翔的蝴蝶隨風舞動;丶依镂依p著父親,在家中院子里找了兩棵相鄰的大樹,綁上一根結實的木棍當橫梁,橫梁上放兩個結實的大鐵環,繩子中間穿上一塊木板,兩頭連在鐵環上,做成了童年時我最喜愛的秋千。在姐姐的幫助下,我一屁股坐好,兩手攬住繩索,姐姐一推便晃了起來,“蕩秋千,蕩秋千,一蕩蕩過柳樹梢”的童謠隨著秋千的蕩漾被不斷哼唱……
清明是踏青的大好時節,在這充滿生氣的季節里,有明媚陽光相伴,鳥語花香作陪,大多數人都按捺不住內心的出游渴望,兒時的我們同樣也是如此。那時,我們會利用放學的時間結伴到矸石山上或者井口小溪邊玩耍,那時候大自然是我們的親密玩伴。雖然大家沒有新潮的玩具,但是玩的花樣也挺多。我與小伙伴們放學后后,,經常挽起褲腿,一起去捉螃蟹、撈蝦米。如不去溪邊玩耍,就會上矸石山上游逛,或拎著籃子挖野菜、找蘑菇。除了這些,我們還會和山上的花花草草玩耍,叼一根狗尾巴草在嘴角,躺在矸石背上,暖洋洋地曬太陽,還會用狗尾巴草偷偷地撩撥伙伴們耳朵,佯裝睡覺,打發春天里的愜意時光。
當然最有趣的還是三年級那次,我跟著老師參加班集體的踏青活動。大家背著書包,系著紅領巾,一列隊伍歡樂地走在春游的路上。隊伍在路上行進的時候,老師通常會喊班上某個歌喉好的同學唱上一首歌,或者全班大合唱,走到哪唱到哪,真是歡樂無比。到達目的地以后,大家分頭坐下,全班圍成一個圈,玩著丟手絹、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或者三五個人圍城一個小圈,彼此交換著各自帶的零食,F在想來那份歡樂、那份真情、那份友誼誼,,真是讓人難以忘懷啊。
關于童年時的回憶總是讓人無比懷念,太多的樂趣一時也說不完。如今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轉變,生活節奏進一步加快,清明節已經上升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里面不僅融合著文化元素,同時更多地包含了經濟元素,看來兒時的那份溫馨、純真、和諧與快樂,那些美好場景和溫馨的故事只能在記憶中尋找罷了。
清明的散文隨筆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親愛的媽媽,你知道我們老家沒有清明上墳的習慣,但在20xx年的這個節令,在老家處理完您的喪事回到家里,當我遇到難處理的事想問問媽媽時,才發現您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卻在每年都會發酵 ,我用了三年多的時間來調整自己走出悲傷,卻在五年后的今天仍然會熱淚盈眶……親愛的媽媽,您知道嗎?由于女兒的.任性,在您離開我后我才真正讀懂了您。女兒那個悔呀!現在我只能對著這一方空間自說自話,對著你們兩位的照片回憶我們家曾經的幸!H愛的媽媽,請您原諒女兒的任性:我以為看到您身體不好仍然勤勞不輟時發脾氣是愛您,但我現在明白了,孝順中的順字有著更深刻的含義;我以為我忙碌著工作孩子病重的父親沒有時間陪您讓您自己出去找人說話您不出去時我會發急是替您著想,可是我現在明白了您能留在家里看著我們說說笑笑是最大的滿足;我以為等送走了病重的父親我們兄弟姐妹們還有充足的時間陪你多出遠門去看看你想到的地方還有的是機會,但當父親去世后你的健康堤壩也轟然倒塌時我明白了,盡孝心是最不能等的;我以為將你們二老接到我家居住為你們養老就算是盡了報答你們當初養育之恩的心了,但在你們百年之后我才明白兒女們怎么做都還不上父母曾經的付出;我以為我的媽媽還很年輕能活到85歲,但我后來才知道您因父親的重病帶給我們麻煩是硬撐著不想給兒女們再增加負擔;我以為我了解了媽媽的一切,可當您真正離我遠去,我卻發現我甚至沒問過您年輕時曾有過的理想……每每想起這些,我的心就一陣陣發痛,盡管您對很多人說有我這個女兒是您的福氣,但我卻知道,您有許多心愿我們都沒來得及幫您做到,這是孩子們最大的不孝!
親愛的媽媽,很多時候我都會想起您:遇到困難時我會想您如何獨自支撐家庭走過坎坷不凡的一生;遇到棘手問題難以處置時會想您給我們的人生教誨;遇到家人或者兄弟姊妹們有矛盾時會想您對家人和孩子們的大愛;遇到情緒低落時會想您的聰明能干和樂觀;遇到老年人需要幫助時仿佛看到您就在我眼前……親愛的媽媽,盡管老家在清明節不上墳,盡管您秉承著您一貫的作為輕易不來打攪我們連夢里都難和您見一面,但在我內心深處永遠為您樹立著一塊豐碑,每年的清明時節,那壇拌了痛苦釀造的陳酒會發酵成越來越醇厚的思念,而您的德行,會在這思念中延續到永遠!
清明的散文隨筆12
今天是乙未年的清明節,又到祭奠先祖的時候了。因為一些年來經常在外“打工”,以及其它原因,已有七、八年的清明節沒有回老家祭奠先祖了。今年早已做好了清明節無論如何也要回去的計劃,但因這幾天一直陰雨不斷,再加上一些特殊原因,只得放棄清明節的回家祭祖計劃。
之前的一些清明節,當沒有回老家的時候,我往往會在駐地附近找個高昂之處,面對家鄉的方向跪拜,再把幾張冥錢,連同寫的幾句寄托哀思的文字一起點燃,了結思親念祖的殷殷心事……如在福建、在陜北等地時,我都是這樣辦的。在渭南家中時,我多是上到渭南南塬之頂,站在塬邊的最高、最佳處,面對家鄉方向,跪拜在地,并點燃寫著哀思的文字紙張。
放棄了回家祭祖的計劃,那就按常規去渭南南塬吧。但天公不作美,雨不停地下了幾天。你看,前天和昨天,一會兒小雨,一會兒中雨,斷斷續續地下著,昨晚雨也沒有停歇。
今天早晨,我五點鐘就起床了,電腦上顯示的天氣預報是“小雨”,我再拉開窗簾一看,天色陰沉沉的,樓下的地面濕漉漉的,窗口上方的.遮雨篷不時地響著“嘀嗒—嘀嗒—”的聲音,空中好像還零零星星地飄著細細的雨絲。這樣的天氣,上渭南南塬的打算恐怕又得“泡湯”了。如果上不了南塬,那就站在我的北屋窗前,面對家鄉所在的方向祭奠吧。
不到七點鐘我開始準備早飯,邊做著早飯,沒有想到天色竟然慢慢地明亮起來。吃了早飯,到了八點半的時候,陰云退去了不少,一時半會不會有雨來臨了。由于天還陰著,為了以防萬一,我就拿起了一把雨傘,向著南塬的方向走去,準備仍按原計劃上渭南南塬祭奠先祖。
由于剛剛雨停,上塬路上有不少小的水坑,好在塬下的路面上鋪有碎石,并不泥濘;塬坡的路面上雖然很濕,但因坡面較陡,且黃土層透水性較好、雨水下滲很快,所以路面并不滑腳。九點多鐘,我就上到了塬頂。
雨后塬面上的樹木、小麥、油菜和草葉上都掛滿了水珠,我在附近走了一會兒,鞋子和褲腿也被水打濕了。
今天早晨聽陜西廣播電臺預告說,今天九點半要在黃帝陵舉行公祭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的盛大典禮,我一看手表,恰恰也到了九點半,于是也對著黃帝陵所在的西北方向,在心中祭拜祭拜我們的始祖黃帝……
我為了響應文明祭祖的倡議,這次就免了點燃冥錢等的過往做法,只是虔誠地跪了下來,口中叨念著一個個的親人。我先后叫著我最親最愛和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親、母親、三舅、三妗子,說著對他們的思念之語,遙寄我的思念。我雖然盡力控制,不讓自己太過悲傷,但還是難以控制發自內心的感情勃發,仍遮不住眼角的淚花……我想著我那善良、好學的祖父,我那善良、樂觀的外祖父,我那善良、疼愛我的祖母,我那坎坷一生的父親,我那善良、勤勞、任勞任怨、苦病的母親,我那善良、勤勞、對我有無限恩情的三舅三妗子,我是多么的感謝你們、思念你們呀!我沒有去擦拭這些飽含著親情、悲情的淚水,任它肆意地在我的兩頰流淌……我的親人吶,你的孫子、外孫、兒子、外甥在向你們磕頭了。我沒有向你們盡多少孝心,你們卻已分別離世六十年、五十年、二十二年、十六年、十四年和十三年了,我有愧呀!如果你們有人還在世的話,我一定要讓你們來分享我的快樂,也讓你們及時來解解我的煩心事……
太陽已經半遮半掩地露了出來,我站起身來,向著北北西方向的家鄉瞭望。我的眼光掠過塬邊的樹木,看著塬下渭南城區那一棟棟的高樓大廈,看著遠處那一條條飄動著的灰色云朵,憶著我的鄉情、鄉愁,念著我的親人、親情,想著七旬過六的我的過往、現今和未來……
清明的散文隨筆13
今年清明節回故鄉給爸爸上墳,在點燃紙錢的瞬間,望著火苗映著綠茵茵的麥苗,忽然想起父親已經逝世整整15年了。從而立之年至今,有著許許多多的酸甜苦辣咸。
上午,祭祀完先祖、爺爺、奶奶、伯父,回到家里后,看著后院地里長勢喜人嫩嫩的韭菜,忽然想起年邁的母親,忽然想到與媽媽吃頓餃子。一個電話,半個小時后,母親過來了。吃著煮熟的餃子,看著母親露出的笑容,內心感到一絲絲安慰。溫馨的感覺,從窗外濛濛細雨的絲絲聲音中飄進屋內。這些年,母親很辛苦,也很知足。辛苦,源于生活的無奈和命運的無情。知足,想來是自己還精精神神,健健康康的活著。抑或是對生活已經看淡,對人生已經看透,對幸福已經理解,對苦難已經戰勝。爸爸走了這么多年,媽媽一個人活著,的確很苦。除了精神層面,更重要的現實生活的壓力和無奈。這么些年,我也是東奔西跑,顛沛流離,命運不濟,始終有一種漂泊的感覺。夜深,喧囂的都市漸漸靜下來。窗外,只有匆匆忙忙的車輪聲音在疲勞的嘶鳴;钪,就要面對這樣那樣的事情。無論我們走多遠,唯一牽掛我們的還是媽媽。清明節,上午還是艷陽天,吃飯時就變了臉,陰郁了一陣子,就淅淅瀝瀝的`下雨了。院子花園里的棕櫚樹、銀杏樹、竹子、臘梅、琵琶、荷蘭牡丹、仙人掌、木瓜沐浴著,分享著喜雨的滋潤。小狗花花跑前跑后,搖著尾巴顯得非常開心。近年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能夠回到老家住的時間漸漸少了,大約只有一個月的時間,這個院子和屋子多多少少有些寂寞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回到故鄉的感覺,蘊含了許多憂傷和漫無天際的惆悵。兒時的許多記憶自然而然勾起往事的眷戀。泥土的氣息,槐花的芬芳,榆錢的滋味,柳笛的聲音,渭水的潺潺,桃花的嬌艷,燕子的輕靈,媽媽麥飯的清香,老牛的叫聲,這些記憶都會瞬間浮現眼簾。
徜徉在清明節的日子,手機沒電了,也懶得充電,懶得打開,懶得思考都市的節奏。沒有文化的生活,沒有朋友的時間,沒有違心的空間,歲月變得寧靜和恬淡、安逸許多。許多人,在工作、生活的過程中,希望別人關注自己,期望他人贊美自己,需要社會認可自己,往往幾乎瘋狂和變態的說話和做事。其實,很無聊和單調;钪,就是追求一種本真。圈子里的吹捧,只能是一時的精神快感和愉悅。圈子里的恭維,只能是蜻蜓點水的愉悅。大道至簡,大道至靜,大道至淡,大道至善。清明節,是一扇窗戶,看到了大自然的亭亭玉立和舒舒服服。是一把雨傘,聆聽到春雨的絲絲柔情,感受到時光的點點滴滴溫馨。是一棵大樹,感悟到櫛風沐雨的過程是莊嚴的幸福。是一個風車,轉動著歲月不經意的微笑和坦然。是一只風箏,時時刻刻牽動著眷戀故土的神經。是一條小河,流淌著夢中散發著青草和露水味道的夢幻。是一葉小舟,承載著孜孜不舍夢的追求。
這片土地,曾經是爺爺用耕耘茶館的收獲,購買的一部分田產。解放后,土改時這片土地就不再是爺爺的領地。江山易主,土地充公。站立在綠瑩瑩的麥田里,品嘗著清明的味道,感到很幸福和愜意。
清明的散文隨筆14
寫完清明后記,煙灰缸早已填滿了煙頭,實在是想寫的很多,又怕自己掌握不了筆鋒,即使最終畫上了句號,依然感覺還有太多太多不曾納入其中。
----序言
佇立于老祖母墳前,久久無言,萬千言語,終也只能化作默默的凝視。靜靜地點香敬酒,耳旁的隆隆的爆竹聲顯得異常刺耳,生怕擾了老人長眠地的清靜。老祖母的墳地,是以前老屋的廳堂位置,也是老人常喜歡閑待的地方,兒時的我,常常纏在老祖母的身旁,聽老人講些年輕時候的事跡。時過境遷,舊時的房屋,業已修建成老祖母的墓地,只有堂前那些熟悉的林木,還有那一片片的田地山景,還在闡述著自己童年的真實。以前村里的十幾家住戶,現今絕大部分都已搬遷到鄉鎮生活,以往朝夕相見的鄉親玩伴,現在想見上一面,已是很難很難。
承載童年回憶的故里,已在時間長河中漸漸老去,正如父親的容貌,已被生活磨礪的滄桑。剛到贛州時,從妹妹手機上看到父親的近照,門牙已經脫落,皺起黑黑的臉龐,笑起來的樣子,看的自己揪心不已。時光一晃,四年已經過去,家里的事情,時常折磨著我,又何嘗不是時時煎熬著父親。一直在大城市里漂泊,只為在萬千機遇中博得一線生機,四年來,終究成少敗多,也只能怪自己底蘊不足,雖然如今銳意依舊,也在北京城潛隱一年多,繼續搏下去,相信自己在京都,一定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只是如此,卻需要太多的.時間來積蓄,南方的家人,怕是等不得如此長的周期。況且此次歸鄉祭祖,幾位叔叔姑姑的心意,又豈能不知,也是只能埋藏于心底。
其實,郁結于心底的結,已是松開,回鄉也只是想求一份讓自己心安的答案。臨行北京的那個夜晚,二嬸親手下的兩個黃酒煮蛋,滿載著雙親的祝福,說起來有些丟人,但心底確確實實洋溢著感動于幸福,險些沒控制住落下眼淚,還記得,同時能兼得雙親的兩份祝福與兩個雞蛋的慶祝,尚是童年時期,以往的生日,要么邀三五好友,要么默默地下兩個雞蛋,在酒精的麻醉中度過。如今,下一步棋,我想我已經知道怎么走了。二萬五千里的戰略轉移,只是為了下一次的猛龍出擊,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清明的散文隨筆15
近期事務繁雜,以致于有時候竟連時日都不記得了。昨晚信手翻開日歷,方知明日已至春季里的第五個節氣——清明。頓覺時間過得真是快,一晃已到陽春三月。
一年一度又清明,百年逝者如斯夫!
清明,有兩種不同的意義。首先作為農時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是萬物生的發端。原本指每年此時,太陽轉至黃經15度,“桐始花,田鼠化為鴽,虹始見”;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痘茨献犹煳挠枴吩唬骸按悍趾笫迦,斗指乙,則清明風至!薄稓q時百問》中亦云:“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惫视小扒迕髑昂,點瓜種豆”之說。而作為節日,則包含了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祭祖、踏青、放風箏、蕩秋千、插柳等,尤以祭祖最為普遍。
清明作為節氣,已經是自然而然的事,而一旦加入了人的元素,清明就被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從某種意義上講,清明已遠遠超出風俗、活動的表象,而成為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一種載體和符號,故而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也最重。
清明節回老家上墳祭祖,我已堅持了多年,不管陰晴風雨。今年因為放假一天,外加雙休日共三天,學生也急著回家,人多車少,又不許超載。所以清早我就拎了包就往車站走,在我們西北的山區,真怕誤了回家的班車。這樣想著,我不由地加快了腳步,哪怕到車站早一點也無妨,我們這里有句“能叫人等車,別讓車等人”的說法,意思是說去早了不妨事,頂多多等一會兒,但遲了,錯過了車,這一天就回不去了。
人們記憶里的清明節總是“雨紛紛”,可今日卻分明是一個艷陽天。
一路上,已見有些人正向城西的公墓走著,老少婦孺,三三兩兩,一手拎著塑料袋,里面是水果、蠟燭、香和紙錢、冥幣等祭品,還有大小炮仗;一手提著鏟子、頭之類培土的用具。我看見他們臉上的表情和言談舉止與清明無關,與上墳祭祖無關——的確,有人只是把祭祖當成了外出活動鍛煉的機緣,至于各自的心情,實在是難以捉摸。記得每年的今日,好多人都是驅車前往,今年禁止公車私用,故而都徒步而去,但也有開私家車的。不管怎么,人們的熱情還是極高的,走路都帶勁兒。這表明人們對已故的親人至少還心存緬懷之情。但我總是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人在親人健在的時候反而缺少這種熱情呢?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嗎?倘若真是這樣,那為何生前不孝呢!真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其實,子女孝與不孝,哪個孝哪個不孝,里面躺的人心里最清楚。
到了車站,哇!那么多候車的人,拖兒攜女,大包小包,急著往回趕,都心里明白,今日趕不回去就錯過了祭奠先人的時節,那是被認為忤逆不孝的,何況自己也良心不安。我早早地打電話給班車師傅讓留個座位,所以就安心站在靠安檢門口的空地上。我看到每一輛來自鄉下的班車進站,立即就有一群人圍住車門,門一開,一下子涌進車里先放個包占著座位。這時候有座位就意味著能回家,不敢離開半步,生怕被人搶了去。等到師傅清點過人數,確認已坐滿不再多上人,才稍稍松口氣,有人就近去買瓶水,有人想買點吃的——為了候車連吃喝都顧不上。盡管如此,人們卻都樂此不疲。瞧這陣勢,酷似年關趕年的奔忙景象!讓人激動不已!
坐在車里,就聽見城郊墓地里響亮的炮仗聲。從早上約摸十點多到中午時分,墓地里的鞭炮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震耳欲聾。午后一般就很少有人來了,因為相比之下,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一樣都在那一段時間完成儀式,太遲了也就不像話。午后的陽光暖暖地照著荒草萋萋的墓地,除了仍在裊裊飄升的香煙、爆完的炮皮(炮箱早已被撿垃圾的爭相拾走)和墳上培的一層新土,又恢復了往日的闃寂。也許先人們領完了各自的香煙祭品(今日就是為了這些而來的),已欣欣然的四散了罷。我想先人們應該早早就在等,是啊,和親人陰陽兩隔,一個在里頭,一個在外頭,一年才一回,雖然相互看不見,但先人們指定在空中或者哪個角落看著你,等不著哪個親人前來,就要等到來年了呀!要說說那邊的.生活,訴訴心頭的苦楚,欲言卻不能,所以心事重重。如此想來,先人們今日倒也不比生者快樂。真應了家鄉那句話“能在陽間喝拌湯,不在陰間吃菜湯”。
我曾見過城里經商或者務工的外地人晚上朝家的方向跪在橋頭或者十字路口燒紙錢祭奠先人的情景,他們回家路途遙遠,只有用這種方法遙祭,但心總是誠的。比起他們,我們是幸運的,至少可以回家親力而為。
鄉下的清明祭祖,和城里不同。我們這里鄉下稱掃墓祭祖因要在墳前樹枝上掛幾條用剪刀剪成的窄而長的紙條,所以稱“掛墳”。還流行著一句話說“有兒有女早掛墳,無兒無女等清明”,所以一般都在清明前十天就開始掛墳,只有無兒無女的墳沒人來祭奠,但農村人樸實,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先人,同一塊墓地掛墳時都同樣對待。一座墳,點一對蠟燭,掛一綹紙錢,燒一疊冥幣,奠幾杯酒,磕幾個頭,不擺祭品,也很少放鞭炮,卻要在墳上培土,一般三到五年培一次土,還要砍掉墳上長出的樹,怕樹根扎進棺材里,破壞棺木。鄉下人掛墳定要領上孩子同去,為的是讓孩子從小就認得自己先人的墳墓,免得以后掛墳找不著,所謂“香煙后代人”啊。記得以前的時候,我隨父親掛墳,用的是當地用構樹皮造的改簾紙,綿綿的,薄薄的,吸水性好,可以寫毛筆字。掛墳前,先要用鈔票(當時農村最大就用十元的)拓過,叫“打紙”!按颉边^的紙燒給先人們,先人們才能在那邊花。如此說來,這陰陽兩界還都有市場,有的時候,也可以用作“人事”,來疏通疏通關系,方便辦事不是。其實,看清了,里外世界都一樣,意料之中,不過生者無以感知而已。
回到家里,來不及吃東西,凈罷手,徑直去了先人的墓地,不遠,就在屋后,一大片幾十座墳,全是舊的。夢里依稀慈母淚,都隨風雨到心頭!長跪于伯母(其實我更習慣稱她為娘)墳前,讓我想起辛酸的前半生,沒有娘就沒有我,更沒有現在的我!更想起娘一生的艱苦生活。今天,兒子回來看您,沒有眼淚,因為我深信,此刻再多的眼淚不及生前對您的孝敬侍奉,所以我無怨無悔!我只給您匯報我的努力,我一如既往像孝敬您一樣對待伯父,堅持每月都回來看望,雖然不能天天陪著,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兒子身在公門由不得自己,還請娘理解!娘也肯定會理解!因為娘生前盡管沒念過書生卻通情達理。不過請娘放心,我盡力照顧伯父的起居,每次回來都買或者做點伯父喜歡吃的,換洗被褥衣物……我的女兒,您的孫女已上初中,乖巧可愛,學習不錯。我的工作也挺順利……娘,再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我們村被列上新農村了,正在亮化美化,您生前修的房子我已經在維修亮化,地板院場都已硬化,門窗都換了,工程隊還要給咱家壓房脊、涂白墻壁、砌花園,將來我們的家園會更美。娘,您生前說過,我的成就就是您的心愿!但我想,我的成就也是您的偉大!榮光!
此刻,不知有多少話想和娘訴說,但我們母子中間被一層無形的銅墻鐵壁相隔,就讓那些話語溶進燃燒的紅燭,帶給那邊的娘吧。我的話也真長,紅燭亮了兩天兩夜,第三天早上我離開時還未熄滅。
離開時經過娘的墓地,我站立了片刻,一步三回頭地遠去。
清明,生者的節日,逝者的祭日!
【清明的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在家散文隨筆02-11
初中散文隨筆10-13
關于散文隨筆10-18
春天的散文隨筆10-08
心情散文隨筆11-04
疲憊的散文隨筆11-07
離家散文隨筆08-19
失意散文隨筆08-24
冬雨散文隨筆08-22